拼手速 “樂賞上?!蔽幕M券第二輪明發(fā)放 首輪已發(fā)放29.6萬張 資金撬動比1:3.25 2025-09-18 來源:解放日報
記者 諸葛漪
“調(diào)好鬧鐘搶券”“有券找人拼好票”……2025年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牽動著全國觀眾的心,搶券、組團入滬看演出成為熱門話題,文旅商體展融合發(fā)展再升溫。
截至9月17日18時,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首輪發(fā)放超29.6萬張,資金撬動比為1:3.25,涵蓋話劇、歌劇、舞劇、木偶劇、雜技劇、音樂會、音樂劇、戲曲、Livehouse、脫口秀、沉浸式演出、電競比賽(不含體育消費券適用的賽事)等活動。
明天,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將開啟第二輪發(fā)放,大家準備好了嗎?
“滿500減200”核銷率最高
本輪,上海話劇藝術(shù)中心將攜19部劇目加入用券行列。
上話銷售總監(jiān)朱江表示,19部劇目包括正在熱演的《風雪山神廟》《仲夏》,即將亮相的《清明上河圖密碼》《無名之城》,深受歡迎的《黑衣女人》《心迷宮》《事實的有效期》等。“和之前上話的線下優(yōu)惠購票活動相比,觀眾購票習慣已經(jīng)悄然調(diào)整,大家不用再早起到安福路排隊,現(xiàn)在動動手指就能有折扣。感謝‘樂賞上海’文化消費券的助力,讓熱愛戲劇的觀眾可以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(yōu)惠福利。”
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第二輪首發(fā)之際,音樂劇《悲慘世界》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最后一周8場宣布9月21日全網(wǎng)開票,為票房再加一把火。“每周搶消費券,現(xiàn)在成了很多劇迷的習慣,專門瞄準這周有哪些演出項目開票。”一位資深音樂劇觀眾說。
宛平劇院總經(jīng)理夏天觀察到有趣的現(xiàn)象,周五搶到的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必須在一周內(nèi)使用,否則會作廢,因此每到周三、周四,都有觀眾催促宛平劇院熱門演出快開票,“年底的京劇演員史依弘《白蛇傳》、最近的浙江婺劇院《三打白骨精》等,還有上海越劇院《北地王》《梅龍鎮(zhèn)》都是消費券用戶關(guān)注的重點。”
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拉新作用明顯,首輪消費券發(fā)放期間,上海市演出有限公司“演際”票務平臺新增用戶環(huán)比增長約4倍。“用戶增長比例與消費比例相當,說明用戶新增、訂單新增和消費券發(fā)放有緊密關(guān)聯(lián)。”上海市演出有限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王偉介紹,“首次因消費券購票”新用戶群體首選劇目類型中,話劇占比55%,音樂會占比18.5%。
“不同類目演出均有一定增長,消費券優(yōu)惠效應確實能有效拉動非熱門時段或相對冷門劇目的上座率,降低消費者的嘗試成本,促使一些原本可能不會購票的觀眾走進劇場,從而平衡整體票房,促進演出市場的多元化發(fā)展。”王偉說,一些熱門項目則因消費券“錦上添花”,舞臺劇《繁花》三部曲·終季、音樂劇《悲慘世界》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、浸入式戲劇《不眠之夜》、舞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、2025年《歡樂馬戲》專場演出、《ERA-時空之旅2》等項目在領(lǐng)券用券期間有非常明顯的銷售額增長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首輪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發(fā)放期間,消費券訂單占“演際”交易訂單的44%,票面額約為交易總額的40%。約50%訂單在發(fā)券當天使用,單張訂單占比約56%,2張訂單占比約34%。
“滿500減200”消費券核銷率最高,約33%,“這個價格檔位的消費券適用場景豐富、門檻適中,成為核銷主力。”王偉分析,其次受歡迎的是“滿800減300”“滿300減100”消費券,占比分別為27%、23%左右。“高檔位消費券如‘滿1000減400’,更可能用于熱門劇目或高端演出。”
在票務平臺“票星球”,有超半數(shù)沖著首輪消費券而來的新用戶,主要集中在中小劇場項目,“其中脫口秀、Livehouse、中小劇場演出增幅在3倍—5倍。”“票星球”工作人員李小姐透露,首輪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適用的演出在票星球訂單增長近5倍,核銷率最高的同樣是“滿500減200”消費券。
“劇場演出多點開花,每個品類都有很大的提升。”李小姐表示,消費券核銷率最高的演出涵蓋音樂劇《莫扎特》《海上鋼琴師》《倒數(shù)時刻》,舞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《卡拉馬佐夫兄弟》,話劇《戲臺》《三分錢歌劇》《清明上河圖密碼》,喜劇《出馬》等,以及巧虎等IP親子類劇目。
“行業(yè)的政策傾斜必然會促進相關(guān)領(lǐng)域的發(fā)展。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,最直觀的就是消費券激發(fā)了大眾觀演熱情,讓更多人走進劇場。”李小姐說。
觀眾建議“購票時立減”
全國觀眾對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投入極大熱情,搶券紀錄不斷被刷新:支付寶12秒內(nèi)所有券搶空,微信1分18秒內(nèi)所有券告罄,云閃付“滿1000元減400元”線下券5秒內(nèi)搶光。平臺領(lǐng)券請求成功峰值達到支付寶每秒3584次、微信每秒1346次。
觀眾夏燁連續(xù)四周守候在手機旁,卡點搶首輪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,戰(zhàn)果輝煌。連續(xù)三周,夏燁在三個不同平臺用“滿1000元減400元”“滿800元減300元”“滿500減200消費券”買到Y(jié)OUNG劇場邵賓納劇院《理查三世》《米歇爾·科爾哈斯》,茉莉花劇場的香港話劇團《半桶水》,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偷窺者舞團《艙中謎事》,“花了上千元買票,比原價節(jié)約了900元。其中《半桶水》還是和朋友一起拼單買票,更劃算了。”
“像‘樂賞上海’這么高額的文化消費券,在我記憶中是第一次。以往除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(shù)節(jié)、靜安戲劇節(jié)有票務補貼,其他補貼都來自票務平臺,能有30元、50元折扣就很開心了。”夏燁曾在美琪大戲院票務中心排隊搶舞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優(yōu)惠票,“因為有中國上海國際藝術(shù)節(jié)補貼,加之‘電波’超級熱門,線下排起了長隊。現(xiàn)在變成線上搶券核銷,方便多了。”
夏燁也有遺憾,上周末首輪“樂賞上海”最后一次發(fā)券,她特地搶了一張“滿800元減300元券”用于馬林斯基芭蕾舞團《海盜》,“沒想到《海盜》一開票,就全灰了,根本沒時間用消費券”。話劇《北京法源寺》是夏燁又一遺憾,“‘法源寺’開票時不能用券,我和朋友只能買480元價位票。幾天后,它又開放了消費券使用通道。如果一開始能用券,我會買更高價格的票。就像看《理查三世》,我預算是480元價位的票,有了券,直接買第一排票,實付680元。”
“我居然為付了1800元買了三張文化廣場音樂劇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的票而感到快樂。”“樂賞上海”消費券發(fā)放首周,觀眾陳女士在不同平臺集券,用“1000元減400元券”加上會員折扣在文化廣場小程序買了兩張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還有一張“800元減300元券”用在貓眼買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。
被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深深吸引的陳女士,第二周繼續(xù)搶票,在大麥買了一張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》用了“500元減200元券”,又用外婆名額搶了“800元減300元券”,繼續(xù)買兩張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》。她算了一筆賬,“三張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》580元票疊加文化廣場會員折扣,合計1147元,相當于之前兩張票的錢,太劃算了。”
陳女士期待“樂賞上海”第二輪文化消費券可以有更清晰的劇目名單,“我一會兒刷到《悲慘世界》能用券了,一會兒又刷到《巴黎圣母院》不能用,我有點搞不清狀況。首輪消費券發(fā)放,更適合觀眾有目的性的買票。第二輪如果能有劇目單,我會按圖索驥,找一些原本不在計劃中但口碑不錯的演出。”
觀眾林悅悅買了話劇《清明上河圖密碼》和音樂劇《六個說謊的大學生》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。“熱門劇目比如音樂劇《風聲》一開始在貓眼能用消費券,在大麥和票星球不能用,現(xiàn)在變成各票務平臺都能用消費券,而《北京法源寺》在大麥能用消費券,貓眼、票星球不能用……”林悅悅建議把消費券與票務平臺項目綁定,而不是在支付平臺發(fā)放,“學習外省市一些地方演出補貼在購票時立減,方便觀眾”。
線下咨詢購票同步升溫
“對熱門劇目加持更顯著,對非熱門劇目銷量也有助益。”上海大劇院總經(jīng)理張笑丁總結(jié)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在這一個月對演出的推動作用。上海大劇院及旗下YOUNG劇場、上海西岸大劇院三家劇院都參與“樂賞上海”活動。自8月15日12時,“樂賞上海”消費券首輪首次發(fā)放,截至9月17日17時,三家劇院62臺598場演出參與其中,觀眾在線上、線下平臺共使用消費券購買演出票3000余張,優(yōu)惠金額達45萬元,其中“滿1000元減400元券”核銷最多。
在上海大劇院,音樂劇《悲慘世界》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、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劇《海盜》、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歌劇項目等熱門演出受到青睞。張笑丁透露,在文化消費券助力下,芭蕾舞劇《海盜》開票當天即售罄,音樂劇《悲慘世界》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演出票最近一輪開票也火速售罄。
由于云閃付平臺同時支持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線上、線下核銷功能,上海大劇院相應開通線上、線下雙渠道核銷。“這段時間,大劇院票務中心不時迎來中老年觀眾問詢?nèi)绾魏虽N消費券,可見消費券覆蓋范圍之廣。”張笑丁說。
8月15日至今,“樂賞上海”消費券首輪輻射上交音樂廳34場音樂會。“熱門演出場次更熱了,由于消費券疊加優(yōu)惠,讓本來對于高票價猶豫的觀眾增加了購買動力。還有一些新開演出項目,觀眾搶好券蹲守開票。”上海交響樂團市場部主任朱慧婷舉例,9月27日“魏特哈斯與瓦爾永演繹貝多芬(二)”受到樂迷高度關(guān)注,開票后被一搶而空,只剩個別價高座位,“遇到消費券發(fā)放,很大程度促動大家的消費熱情,余票瞬時售罄。”
9月12日開票的上海交響樂團教育板塊品牌項目“音樂地圖課堂系列1:古典主義時期”正逢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首輪最后一次發(fā)放,“很多觀眾中午12:00搶到券,專等我們13:00開票,用消費券的觀眾占了總出票額的15%。”
金秋十月,上海舞臺高光不斷。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(shù)節(jié)將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舉行。藝術(shù)節(jié)匯聚來自全球的頂尖藝術(shù)力量,55臺精彩紛呈的主板演出中,境外項目占比近六成,在滬首演比例近九成,更有11臺國際重磅項目將上海作為全國“唯一一站”。其中不乏捷杰耶夫攜手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五天演繹“馬勒全集”、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帶來純正德奧之聲、斯圖加特芭蕾舞團演繹被譽為“最佳版本之一”的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,以及陜西人藝5部現(xiàn)實主義舞臺力作。
工作人員介紹,為進一步促進文化消費、讓廣大市民親近藝術(shù),“樂賞上海”文化消費券可適用于藝術(shù)節(jié)所有已開票演出。觀眾可通過官方指定平臺“藝薈101”小程序或各大票務平臺享受購票優(yōu)惠,體驗多元藝術(shù)魅力。
“之前常說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,自從文化消費券誕生,奔赴上海的頻率翻倍了。”有觀眾笑言,“荷包有點痛,心情很快樂。上海,我又來了!”